新闻资讯
山西刀削面的来历和故事?一段话介绍山西刀削面
说起刀削面,第一个反应,大同刀削面,山西刀削面,和面,面团内虚外筋,柔软光滑,容易消化,和抻面、拨鱼、刀拨面被一同称作山西四大面食,并且和北京炸酱面、山东伊府面、武汉热干面、四川担担面称作中国闻名的五大面食,真不愧是“面食之王”。在山西,大到城市,小到乡村,特别是晋中一带,无论是家庭妇女、少女还是城中“家庭煮夫”都会制作。各地的刀削面中,最有名的莫过于大同刀削面,素有“面食王中王”之称。
其实刀削面,背后还有个故事。
据说蒙古鞑靼人占领中原后,建立了元朝。蒙古首领怕百姓们起义造反,挨家挨户没收了的金属器具,还立了规矩,每十家共用一把菜刀。做换切菜换着用,完后重新交给鞑靼人手里。正值中午,一名老翁的老伴把面和成团以后,老翁去鞑靼人手里领菜刀,不巧被别人抢先一步取走,老翁无奈只能回家等着。不料老者翁刚走出大门,却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,老翁低头找寻,没想到竟是一片薄铁皮,顺手捡起揣进怀里。到家以后,锅里的水哗哗沸腾,一家子都等着吃饭,但是却没有刀,把老翁好一顿着急。突然眼前一亮,想起怀里的薄铁片,赶忙取出说:“这个东西切面条怎么样!”老伴看了一眼铁皮,喃喃的说到:“这东西太软了,怎么能切的了面条呢。”老翁也有点生气:“切不动你就砍。”老伴灵机一动,砍也可以呀,随后,一块揉好的面团被放在一块木板上,左手端起木板,右手握着老翁捡的薄铁片,站在煮沸的水锅边,朝着锅里边“砍”面,一片一片的面片飞进水锅,时间到了盛入碗里,倒上准备好的卤端给老翁尝尝,老翁吃着不忘夸讲:“美得很,美得很,说什么也不想排队取鞑靼人那拿刀了,这薄铁片砍得面就很不错。”从此以后,“砍面”的故事一个传一个,没过多久,三晋大地的百姓们都知道了砍面,并且备受百姓青睐。到了明朝,“砍面”又换了一种叫法,叫作“托掌面”,不但家家户户会做,也传到了大街小巷的饭店酒馆被经营被销售,慢慢的演变,加工,最后才有了这独树一帜的刀削面制作方法,口味上,面条柔韧有度,有嚼劲儿,而配菜上,可依据个人喜好,制作不同口味的卤汁,而且做法上,刀削面不但可以热炒,还能凉拌,加上点冷藏的黄瓜丝,别有一番风味。不过,最好吃的方法还是面条上浇卤汁,再加上点山西老陈醋,嗯!就是这个味儿。到了清朝康熙年间,山西刀削面演变出了好多的小分支,其中“晋小二刀削面”这个小分支 ,很是幸运,和著名廉吏于成龙相识结缘,“晋小二刀削面”的制作方法与配方和当时的文化相互融会贯通,不但成功的跻身于官府私房菜当中,不断与之发展高度文化,而且还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存。
大体的刀削面姿势是左手手托面团,另右手用削面刀削面。之后为了视觉上好看点,就有了现在人们经常看到的面团被厨师顶在头上,左右手两个刀片一块削面。晋中一带,习惯上清水煮面,然后煮熟捞出,再浇上自制的卤汁,比如番茄酱,炸酱 (山西),小炒肉等,翻拌后食用。经营最多见的是晋南人,卤汁多为骨汤,炖肉汤或汤卤,汤卤以西红柿炒鸡蛋,小炒肉,肉末茄汁为主。为了削的方面,和面也十分讲究,比普通面条都硬,口感上更加Q弹,有嚼劲儿,不易软烂,但不方便消化。而现在的技术越来越先进,机器人刀削面,极大的解放了劳力。
“老板,来碗刀削面”
“好嘞,一份刀削面”
(图片来源于网络
山西清凉山清凉寺?清凉寺墓地
遗迹遭太平天国战火深埋地下,市民盼早日启动保护工程见真容
绿色围挡内就是考古现场。
“为什么清凉山公园的清凉寺后,一直都用围挡挡着?好久啦!”近日有市民向记者反映,他住在公园附近,经常来逛逛,但这片一直用围挡挡着的地方,让人总忍不住琢磨何时能有变化。记者了解到,考古结果已证实此处确是古清凉寺遗址,年代为明清。但保护方案还在制定。
现场:考古工地还是静悄悄,市民希望早点见真容
清凉山公园内、清凉寺后兰苑所在地发现了古建筑遗址,该消息在2014年曾经被媒体披露过。记者了解到,其考古是在2013年、2014年各进行了一次,距离最后一次考古结束,也已有一年半的时间。
记者近日来到现场,考古工地还是静悄悄的。在清凉寺后、原兰苑花房的地方,现在被园林绿化围挡得严严实实,上面写着“保护文物,人人有责”等字样。记者顺着工地旁的山坡上去,便能俯瞰工地的情况。工地经过整理,露出了清晰的清水砖路面和石柱础。
清凉山公园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其实他们很希望此处早点儿开始动工做保护工程,“不少市民向我们反映过了,主要是对园林景观影响比较大。”据介绍,最初使用的就是普通的工地蓝色围挡,后来换成了绿化园林围挡。
考古结果:确定是明清古清凉寺遗址,保护方案还在做
曾有专家认为该处可能是古清凉寺遗址,也有观点认为与古金陵邑有关。而记者昨天从考古部门得悉,考古结果已经明晰。记者在《金陵佛教》杂志中找到了一篇叫做《天上清凉地重辉正逢时》的文章。
文章中写道:“2013年5月至2013年8月,2014年7月至10月,对清凉山兰苑地块进行了发掘,发掘面积950多平方米,基本完成清凉寺明代、清代建筑遗存的发掘。本次考古发掘,共发现两座建筑基址,第一座(F1)是带月台式建筑平面呈“凸”字形,有主体建筑及附属建筑的月台,建筑尺度与佛殿吻合。第二期部分沿用了第一期的建筑基础。F2主体建筑为长方形,应该是《金陵梵刹志》所标示法堂位置。”
记者从南京市文广新局文物处负责人处获悉,考古结果已经明确,接下来就是做保护方案。该负责人称:“工程较复杂,方案还在做。”并表示他们将积极推进清凉寺遗址保护展示工程。
回溯历史:清凉寺历史可追溯到五代时期
据专家解析,清凉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代时期。而这次考古也发现底层堆积有东晋、南朝、宋代-五代等文化层。南唐时期,李昪到清凉山避暑,改名为“石头清凉大道场”。高僧文益居住在寺内,创建法眼宗,是禅宗南宗的五大支派之一。而之所以会有这次考古发掘,也是因为南京清凉寺拟在寺后北侧兰苑区域,恢复建设清凉寺法眼宗祖庭。
很多人常说“解铃还须系铃人”,其实这个成语就是出自古清凉寺。有一次,法眼在讲经说法时询问寺内众和尚:“谁能够把系在老虎脖子上的金铃解下来?”大家再三思考,都回答不出来。这时,法灯刚巧走过来,法眼又向他提出这个问题。法灯不假思索地答道:“只有那个把金铃系到老虎脖子上面去的人,才能够把金铃解下来。”法眼听后,认为法灯颇能领悟佛教教义,便当众赞扬了他。后来这句话就以“解铃还须系铃人”的成语流传下来。
明清之际,清凉寺面积曾经达到20亩,寺内建筑众多,可惜后来在太平天国战乱时遭到了严重破坏。此次发现的建筑遗迹,应就是因为战火被深埋地下。